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鄉村振興·智慧農業
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和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農機展在青島隆重舉辦,集中展示了我國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的成果,為全行業奉上了一道精彩的年度盛宴。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站長劉恒新、機關服務局原局長劉敏,農機行業三協會領導毛洪、劉憲、陳志,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主任副主任秦福增,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卜祥聯,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胡偉,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會長修學峰等領導事嘉賓以及全國農業農村、農業機械化、商務主管部門,相關教育、科研機的領導和專家以及農機生產和流通企業、用戶群體、媒體記者等參加了開幕式。
2021國際農機展以“鄉村振興·智慧農業”為主題,圍繞“全程、全面”農機化進行布局,盡管有些地方的農機企業和行業人士因疫情而遺憾地未能到場,但總體上未影響本屆國際展的火爆盛況。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本屆展會人氣持續高漲,展覽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中外展商近2000家,高端論壇與重要活動30余場次,專業觀眾達15萬人次。這一系列壓力下,這組難能可貴的、振奮人心的數字,也繼續有力托起了“亞洲第一農機展”的品牌。今年是國際展主辦方之一的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成立30周年。本屆農機大展的成功舉辦,也為這家國字頭協會的金字招牌再次增加了閃亮底色。
隨著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形勢的發展,國際農機展不斷推動農機化的轉型升級。今年的國際展,體現出多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全”。作為行業最負盛名、最具影響力的展覽與交流平臺,本次展會不僅集中展現了圍繞推動農業機械化從主要作物的耕種收環節的各類機械及解決方案,同時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過程延伸,由糧食作物向棉油糖、果蔬茶等經濟作物、從種植業向養殖業、初加工業、設施農業等全面發展,由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拓展。主辦方精心規劃展區,全面優化傳統展區,全新升級功能與特色專區,進一步創新體現國內產業集群概念。
二是“新”。體現在參展企業的產品的創新與參展理念的新穎。據了解,有50多家企業在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上申報了100多種首發產品,再次展現了國外大型農業機械展覽會長期以來明星產品首發云集的盛況。
三是“特”。農業機械從大眾主糧作物機械不斷拓展發展邊界是必然趨勢。今年展會在經濟作物、畜牧機械等方面繼續發力,據報名參展更加突出的果蔬茶機械、畜牧養殖機械、智能農機與智慧農業裝備以及精品零配件等區域,在展區面積和特裝展示上會全面升級。展會首次設立了牧草大會展示區域,其中畜牧業專用設備企業300家、展示面積4萬平米主辦方將在室外劃分出5000平方米區域設立牧草演示區域。24家企業的14項草牧業實用技術現場演示,同時,牧場日——草牧業技術演示解讀會、國際肉牛養殖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研討會、飼草料產業裝備論壇、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助力綠色發展高端論壇、現代化奶牛場建設與創新發展論壇、肉牛牦牛產業發展論壇——養好牛、吃好肉、“領頭羊計劃”校企協同育人高峰論壇暨中國羊場十大技術需求發布會、中國(青島)牧草企業論壇——草牧業招商會、中國(青島)牧草企業論壇——草牧融合及社會化服務研討會等9場專業論壇的50余位嘉賓分別圍繞飼草、奶牛、肉牛、羊、糞污利用等喜歡大產業方向,研討行業發展趨勢,集中上演了畜牧領域的一次頭腦風暴。
四是“智”。今年的國際展,全面展現了農機領域助推智能農機、智慧農業發展的勢態。據了解,智能農業專區通過前期展會宣傳,點對點聯系企業招展,現展區企業家數達到73家,展覽凈面積3400余平方米。產品涵蓋智能導航、自動駕駛系統、作業探測、物聯網平臺、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駕駛高地隙噴桿機、智能采摘機器人、全自動割草機器人、植保無人機、數字化管理平臺等,與2019年、2020年參展企業數分別增長97.30%、102.78%,凈面積分別增長87.51%、86.63%。為了讓觀眾充分體驗智能化生產的魅力,今年展會期間在室內和室外進行演示活動,室內主要進行自走式智能農業設備演示,室外,組委會與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合作進行一系列配套動力機械智能農機演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