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植保機械將駛入“快車道”
耕、種、管、收、烘,長期以來,糧食生產的五大環節中,“管”中涵蓋的植保機械化一直是薄弱環節。如何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植保作業機械化的需求?如何推動高效實用的新型植保機械早日進入田間地頭?如何利用植保機械化的市場機遇實現快速致富? 5月13日,由安徽省農機協會和本報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安徽省植保機械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行,500多位業內精英共同探討和交流我省植保機械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山東金原裝備、合肥中惠、山東易田、日本丸山等一批新型高效的植保機械精彩亮相,5位行業專家富有啟迪的演講更為論壇注入了思想靈魂。不難看出—
現代農業應著力推進機械化植保
安徽省植保總站副站長曹明坤
我省農作物病蟲害常年發生防治面積約3億畝次,使用農藥制劑約5萬噸,農藥和植保機械在病蟲害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省糧食主產區的耕作、種植、收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相對而言,植保機械滯后發展。一是病蟲害發生的復雜性、不確定性,防治技術難,影響了植保機械的推廣;二是一家一戶分散種田方式,制約了大型植保機械的推廣應用;三是新生代的農民一般青睞輕簡型的小型植保機械。
從發展趨勢上看,人背機械向機械背人方向發展,小型植保機械將逐步被大中型植保機械取代,單一功能的植保機械將被綜合性的植保機械取代;智能化植保機械,如無人植保直升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機械將得到快速發展,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保護型植保機械將加快發展。目前常規手動噴霧器農藥利用率低,僅30%左右,新的大中型植保機械利用率普遍在50%以上。
發展更加高效的全程機械化植保服務組織,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從發展目標上,要培育主體組織,發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如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等,大力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解決目前千家萬戶分散防治病蟲難問題。二是從發展方式上,要采取政府扶持、企業參與、市場運作、農民自愿的方法,從政策、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進行扶持。三是從發展機制上,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發展。近期政府正在開展相關調研,將出臺發展意見,從制度上保障和規范統防統治和植保機械的發展,并將從金融、保險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時,服務組織自身要建章立制,規范運行,妥善解決專防組織統防統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糾紛和后顧之憂。
山東金原農林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植保機械工作效果展示
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著力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最終目標是提高病蟲防治效果,提高組織化程度和科學化水平,降低農藥使用量,少用藥,用好藥,推行綠色防控模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發達國家的精準施藥技術與裝備
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院長檀根甲
目前,西歐與美國以生產高效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噴霧機和航空噴霧為主,日本則以小型噴霧機為主,技術不斷提高,應用領域不斷擴展。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很多國家向拖拉機配套的低容量、超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控滴噴霧以及風送式噴霧方向發展。另外一些先進技術也將廣泛應用于植保機械領域,如全密封自動混藥,寬噴幅風送飄逸、微電腦信息技術以及液壓控制等。
循環噴霧技術是對常規噴霧機具進行重新設計改造,在噴灑部件的相對一側加裝藥霧回收裝置,對噴霧時沒有沉積在靶標植物上的藥液收集后抽回藥液箱,循環利用,可大幅度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這項技術在歐美已大面積使用。航空施藥技術,用飛機或其它飛行器將農藥液劑、粉劑、顆粒劑等從空中均勻地撒施在目標區域內。是效率最高的施藥方法,但農藥飄移嚴重,對環境污染的風險高,適用于連片種植的作物、果園、森林、草原、孳生蝗蟲的荒灘和沙灘等地塊施藥。精準施藥技術是利用現代信息識別技術確定有害生物靶標位置,通過控制技術把農藥準確地噴灑到靶標上。低量噴霧技術是指單位面積上施藥量不變,將農藥原液稍微稀釋,有水量相當于常規噴霧技術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間。噴桿噴霧機主要采用的有風送式噴霧技術和防飄逸噴頭技術兩種。
發揮購機補貼政策作用
推進植保機械化發展
安徽省農機局副局長陳發明
從國家農業部農機化司近期召開的多次調研會了解到,2015年農業部、財政部部對農機購置補貼實施辦法將進行重大調整。總的說來,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規定和要求將進行調整或刪除,新的辦法將更加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權,同時,將進一步突出針對性、穩定性、可操作性和補貼資金的安全性。
相對往年,2015年購機補貼工作將全面提速,全國第一批200億元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已經下達,農、財兩部聯合制定的年度購機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將在元旦前后下發,補貼額一覽表、補貼系統等各項配套工作也將同步完成,購機戶有望在新年伊始就能提出農機購機補貼申請。補貼范圍將首先支持農機化重點環節、薄弱環節以及當前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品目。即將出臺的實施意見重點就補貼機具資質確定條件、農民自主購機、農民購機后對補貼產品的使用和處理、補貼產品銷售、如何受理申請等問題進行說明,補貼工作有望推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縣級實施、直補到卡,減少行政干預,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并且,明年的實施意見對于一些原則性問題,一旦確定,3年內原則上將不再變化。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機械發展迅猛,尤其是大部分地區糧食作物已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與此相比,植保機械發展較為緩慢,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機械仍然以小型機械為主。從我省近年來補貼情況來看,補貼量較大的產品多為補貼額在500元以下的背負式機動噴機、靜電噴霧器、殺蟲燈,一些大型懸掛式及牽引式、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技術含量及補貼額度高的機具,補貼量也在迅速攀升,比重不斷增大,如18-50馬力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補貼額35000元,2013年僅補貼1臺,今年補貼51臺;12-18m懸掛及牽引式噴桿噴霧機,補貼額3400元,去年補貼7臺,今年102臺。
根據這種情況,我對植保機械的發展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植保機械的檔次要提高,二是植保行業要做到規范自律,三是植保機械的研發亟待提速,四是要加大植保機械的推廣力度,五是要妥善處理好先行的統防統治與購機補貼政策的關系,把這兩項政策銜接好,從而加速推進植保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主攻植保機械化 推進農業現代化
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副局長楊俊
安徽是農業大省,要實現向農業強省跨越,在農業科技創新、機械化、信息化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通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在稻麥生產中我們做到了整地、播種、收割、烘干、存儲機械化,而植保和施肥成為全程機械化的瓶頸。
今年我們引進了山東金原裝備生產的懸掛式(農稼炮)、自走式、高地隙大型植保機械,進行實驗示范,作業效果較好。明年我們打算再購置12臺,在全農場推廣,實現3萬畝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2-3年后,實現農場15萬畝全程機械化。
借此機會,我向各位植保機械生產和經銷商就大型植保機械在農場的推廣提點建議:一要動力強勁、高效、多功能,在滿足噴藥的基礎上,還要滿足作物生長期間施肥需要;二要安全、可靠、智能化。有單獨的盛藥箱、良好的過濾系統,能控制霧滴飄移,具備作業導航系統。三要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建立高效、快捷的技術服務保障體系,及時排除農忙時出現的故障,做到不誤農時。日后,我們將繼續加大示范力度,加快制定完善植保機械使用技術規范,積極推廣高效、安全、精少量施藥新型農機具,重點推廣對靶噴霧、防漂噴霧及智能化施藥裝備技術,促進高效植保機械的推廣。同時我們將組建專業化防治隊伍,加強對從業人員培訓,盡快掌握高效植保機械的實用技術、保養方法、維修技術。希望各農機主管部門、生產廠家、農機經銷商能及時向我們推薦質量好、性能優的大型植保機械。
種植大戶呼喚植保機械更新換代
安徽日報農村版報社總編輯 陳偉
作為服務三農的媒體,近幾年來,我們全面透徹地宣傳農機補貼政策,推廣優質的農機品牌和產品、技術,宣傳優秀的農機企業、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我們與省農機協會聯合舉辦的安徽農民最喜歡的農機品牌推介、優秀農機合作社評選等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
我們的讀者中,種植大戶、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占了很大比例。最近,我們聽取他們對植保機械的意見和建議。總體感覺,目前的植保方式、植保機械還不能滿足規模種植的需要,成為制約土地規模化經營的瓶頸。這些種植大戶期盼植保技術更新換代。
不少種植大戶反映,無論是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還是背負式汽油噴霧器,農戶的勞動強度都太大了,只有青壯年勞力才有能力操作。擔架式機動噴霧機雖然使用方便且勞動強度不大,但噴霧機長達150米以上的軟管還是比較礙事的。有的大戶購買了熱噴機,有的購置了三輪自走式植保機,有的購買了高架玉米噴藥車,雖然各有優勢,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都發現了缺陷。還有的大戶希望能買到實用的性價比合適的無人植保飛機。
種植大戶的需求,就是潛在的市場。大戶的不滿越多,說明市場的空間越大。作為農機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應該很好地研究種植大戶的需求,改進產品和服務,加快植保機械更新換代的步伐,促進植保產業快速發展。